大牛沪深策略 泰晶科技突破高精度晶振技术 推动北斗应用核心元器件国产化
“看,这款采用光刻技术加工的石英晶片厚度只有几微米,刻蚀精度达到纳米级,误差从过去的几百纳米降低到1纳米甚至更低。”8月21日,在泰晶科技半导体工业园内,总工程师孙晓明向记者介绍实施北斗导航项目以来最新的变化。
多年来,泰晶科技始终紧盯行业前沿,对标国际先进,持续推进装备、工艺、产品的自主创新和迭代升级,不断突破新兴领域关键技术,成为推动高端晶振国产化的一支主力军。
北斗导航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也是我省突破性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之一。“北斗导航的核心是时间测量,高精度时钟器件是北斗系统心脏。”孙晓明说。高精度时钟器件为北斗系统提供高精度时钟信号、通信频率基准信号。
2017年,泰晶科技获得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“小尺寸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”支持,通过引进人才团队,开展面向北斗应用领域的晶振产品开发。2022年,泰晶科技作为牵头单位,与武汉大学、多家北斗应用企业成立“北斗导航高精度时钟器件与关键材料创新联合体”,共同推进加快北斗时钟器件核心材料、核心芯片等关键技术突破,推动北斗导航应用的核心电子器件全产业链国产化,满足智能交通、网联汽车、智慧农业、智能终端、高精度测量等更多北斗导航新场景对更高精度时钟器件的市场需求。
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的进步,从近期两个“中国船”的消息中可见一斑。4月20日,第二艘国产大邮轮进入下坞总装阶段,标志着我国邮轮批量化设计建造能力基本形成。4月29日,中国船舶集团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约,将为其建造18艘27.1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,创下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纪录。当前,我国船舶制造已进入产品全谱系发展新时期,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能力居世界第一方阵,海洋能源、食物和水资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,海洋旅游消费趋向多元化,海洋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。我国已建成海洋牧场300多个,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235.7万吨/日,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实现水深3000米的跨越,自主研发的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的近30%。
泰晶科技发挥晶振行业“头部”优势,整合北斗导航产业链上游材料企业和下游应用企业,成功开发面向北斗导航应用的高精度时钟模块恒温晶体振荡器(OCXO)、高精度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(TCXO)等产品,投资3.5亿元建成国内先进的面向北斗导航高精度晶体振荡器生产线,产能规模位居行业首位。
“晶体振荡器是有源晶振,由金属上盖、石英晶片、集成电路、陶瓷基座等组成,对生产工艺的要求非常高。”该公司有源晶振车间负责人杨溪介绍,“从集成电路和晶片前端处理到封装成成品,大的工序有40多道,每道工序都必须做到极致,才能保证产品精度。”
“通过几年时间集中攻关,我们在研发团队建设、石英晶片加工技术、核心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。”泰晶科技董事会秘书、副总经理黄晓辉表示。
目前,泰晶科技工程师团队超过300人。近三年,该公司累计自主开发生产与测试设备近200台套,部分装备达到全球先进水平。掌握了微型化、高频化、高稳定性石英晶片所需的关键工艺,拉动全线产品品质升级,产能较2019年增长超过4倍。
同时,泰晶科技抢抓新能源汽车、智能驾驶、车联网的发展机遇,加快车规级石英晶体器件的开发与认证,已有多款产品通过汽车电子器件产品的认证。
黄晓辉介绍,泰晶科技将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平台为依托,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重大机遇,积极参与北斗导航、光通讯、智能汽车等产业链建设,提升关键领域核心电子器件国产化率,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。